记者计思佳 习霁鸿 高懿
6月2日下午,在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荔海共享农庄里,总经理陈国文正在给荔枝工人签字发放报酬。一张张单子,变成工人手中的一沓沓钞票。
把橡胶林改成荔枝园——陈国文没有想到,20年前的一个无奈之举,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稳、越走越宽。今年,该农庄收获约80万斤荔枝,5月已全部打包售完,收入约500万元。
进入6月,海南荔枝进入采摘高峰。一串串香甜爽滑的荔枝“乘风过海”,不仅成为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,更托起果农的致富梦。
近年来,海南不断优化荔枝品种结构,创新线上线下销售模式,打造荔枝全产业链,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,走出了“一果兴,百业旺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果农忙着采摘丰收的荔枝。记者 封烁 摄
“高、中、低”端组合出击
结构优化推动稳定增产提价
6月18日,不到凌晨5时,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荔枝种植户王凤梅一家早早来到果园,开始一天的忙碌。
“我家的‘荔枝王’又大又甜,果子还没采摘,就已经被收购商订购一空。”捧着一串火红的“荔枝王”,王凤梅笑盈盈地说,她家种了80亩“荔枝王”,今年的收购均价在每斤15元至20元之间,“价格比去年高了40%左右,收入可观。”
“‘荔枝王’是永兴镇独有的荔枝品种,今年全镇‘荔枝王’的结果面积达24842亩。”永兴镇副镇长陈元赟介绍,经过多年培育筛选,加上火山荔枝的品牌打造,“荔枝王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熟知。
海口火山荔枝。记者 张茂 摄
香甜的“妃子笑”。
近年来,海南省逐步形成了以“妃子笑”等为主流品种,“荔枝王”和无核荔枝等品种发力中高端消费市场的良性格局。随着种植技术提升,几大品牌荔枝都保持了逐年增产提价的良好趋势,为农民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当“妃子笑”“荔枝王”收购季进入尾声时,澄迈县的“明星农产品”——无核荔枝压轴登场了。
“海南无核荔枝的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。其中澄迈县占了70%以上,产值超3亿元。”澄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无核荔枝单颗荔枝就可卖到10元以上,依然供不应求。
“我们团队在澄迈县建立了无核荔枝防裂防落示范基地,今年成功攻克了无核荔枝采前裂果落果严重等难题。”海南热带农业科学院荔枝龙眼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将助力无核荔枝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,提升经济效益。
“一、二、三”产全链发力
产业链延伸助农增收致富
鲜果销售,只是荔枝产业的一环。近年来,海南省各市县积极培育“荔枝+”新业态,不断向“荔枝+旅游”“荔枝+美食”“荔枝+文化”等方面延伸,释放产业新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