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来自北京的徐先生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“海医二院”)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,重获“心”生。
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王毅教授表示,“这样一台心脏移植手术,每个人每个环节都要到位。”他说,该患者此前做过肝脏和肾脏移植,这一次又出现了大面积的心肌梗塞,心功能衰竭;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团队进过精心准备,顺利完成了手术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
图为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团队在为患者徐先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
心肌梗死告急专家“量身定制”移植方案
今年59岁的徐先生,因为肝硬化,于10年前接受了第一次肝移植手术。因为长期的糖尿病导致肾脏病变,2018年,他又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。考虑到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舒适的环境,8年前,徐先生就来到海南休养,长期居住在万宁。
6月25日晚上10点,正准备休息的徐先生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,自行在家服药休息后,并没有得到缓解。第二天下午,他到当地医院急诊科就诊,确诊急性心肌梗死。对症治疗并未得到缓解,经与家属协商后,患者紧急转至海医二院。
当晚,徐先生被送到海医二院急诊科后,医院立刻开启胸痛中心绿色通道,经心内科专家初步诊断后,徐先生被送进心外科重症监护室。
在无创呼吸机的帮助下,徐先生胸闷、胸痛的症状渐渐改善。完善查体、心电图、心脏超声和一系列抽血检查后,为维护和改善心脏功能,医务人员紧急为徐先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(IABP)。置管成功,机器运行良好,同时维持心脏功能药物源源泵入体内,原本慵懒的心脏渐渐变得有力。
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,复查心脏超声发现,徐先生因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,梗死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cm的室壁瘤。
“心脏如水泵一般把血液输送至全身,当心肌梗死发生后,缺血的心肌会使得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,同时梗死区形成的室壁瘤随时会破裂,最终导致死亡。”海医二院心血管外科首席专家韦华教授表示,徐先生心脏功能的衰竭还严重影响了肾脏功能,同时,院方为他进行了床旁血滤治疗。为进一步明确诊断,在入院后十天左右行冠脉造影检查,发现三支血管弥漫性病变,近乎闭塞。据徐先生的病情,外科手术是唯一出路。困难和风险很大,必须调整好患者的身体机能,等待最佳手术时机。
海医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首席专家张卫达教授认为,考虑到徐先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、室壁瘤采用常规心脏手术风险极大,且成功率低,考虑采用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终极解决方案——心脏移植。与常规心脏移植手术不同的是,徐先生已经做过肝、肾移植手术,心脏移植手术前,心血管病诊疗团队及器官移植团队联合为徐先生制定诊疗方案。因为徐先生常年服用抗排斥药物,免疫力相对低下,在维护心功能同时,还要避免感染发生。
结合徐先生两次移植手术及多年抗排斥药物用药史,在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,海医二院心血管外科、器官移植中心的专家为徐先生“量身定制”了周密的心脏移植手术方案,还制定出多种应急预案。
惊心动魄换“心”心脏跳动如常
幸运的是,仅十天,徐先生就等到了和他配型成功的心脏。手术前几天,徐先生才刚过完自己的59岁生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