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林子杨
6月23日,“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”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(第三十二场)——“扛起自贸港建设陵水担当,争做海南民族地区发展先行区引领区”陵水专场在海口举行。会上重点介绍近年来陵水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取得的亮眼成效。
中共陵水黎族自治县委书记吴海峰介绍,2021年以来,陵水聚焦做好“六篇文章”、打造“三个陵水”总体思路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向好,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:
一是现代产业体系成效初显。旅游业势头强劲,以获评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为契机,推动旅游业全面恢复并大幅提升,2021年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867.42万人次,同比增长115.5%,旅游收入76.79亿元,同比增长68.6%。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,202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.27亿元,同比增长22.74%。互联网信息产业蓬勃发展,清水湾信息产业园实现产值收入约23.7亿元。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,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到252个。超额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,综合排名全省第三,2021年农业总产值85亿元,同比增长2.6%。
二是“三个陵水”品牌逐步打响。“留学陵水”品牌有序推进,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全面开工建设,目前与22所中外大学签约,今年九月正式办学。“育种陵水”成效明显,2021年育制种面积2.42万亩,产量968万斤,生产供应全国85%以上的“早繁”水产苗种,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(安马洋)配套服务区已有14家南繁单位签订入园协议。700亩水产种业南繁养殖和1万亩深海网箱养殖项目投产使用,共有深水养殖网箱292口,年养殖商品鱼达1700万斤,产值约3亿元。“康养陵水”品牌初具雏形,南平健康养生产业园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,安置区(一期)项目封顶。园区项目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果,完成2家先导产业项目企业签约。
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道路。
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均达到序时进度。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燃放,空气优良率年均达99%以上,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五。
统筹推进六水共治工作,投入8.63亿元保障治水项目落地建设。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已建成10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和259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,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100%、78%。地表水质优良率100%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.7%。彻底整治了30年未能整治到位的潟湖水产养殖污染问题,被海南省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作为整改经验案例通报表扬。在整治中按照“三步走”的方式帮助渔民实现转产转业,转产转业率达到91%,2021年渔民人均年收入约4.1万元,较2019年潟湖治理前同比增长6%,该做法入选了全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十大典型案例。
全面落实河(湖)长制,推进水环境整治,实现近岸海域水质优质率100%,城镇饮用水优质率100%。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,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高位推动“双创”工作,获评“国家卫生县城”“海南省文明城市”称号。
四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始终坚持以一流营商环境筑巢引凤,在全省率先实现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,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.6%,“零跑动”事项共946项。推出“政务服务+跑腿,24小时不打烊”服务,解决群众“上班时间没空办,下班时间没处办”的难题。在全省首推行业综合许可“一码通”,落实“证照分离”改革128项,领证时间从12个工作日减至5个工作日,有效破解了“准入不准营”难题。推行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制度,减少审批时限15个工作日。创新实施“优化营商环境体验员”“第三方监督评价”制度,设置“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”,让营商环境有了“看得见”的变化。2021年陵水新增企业3692家,同比增长82.9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