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李兴民 实习记者熊浩
近日,“郑州一女子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送医”冲上新闻热搜,而罪魁祸首就是公园里常见的夹竹桃,一时间网上兴起有毒植物的科普风潮。无独有偶,在海口白沙门公园和碧海大道上,形似芒果的海杧果作为夹竹桃科一类也引发市民们的广泛关注。那么,海南常见的有毒植物有哪些?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。
1、海杧果:海杧果含有一种被称作“海杧果毒素”的剧毒物质,该毒素会阻断钙离子在心肌中的传输通道,一般食用后3到6小时内便会毒性发作,致人死亡。其茎、叶、果均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,人、畜误食能中毒致死。其中果实剧毒,一个果实能毒死两个成年人。由于海杧果外形与芒果有相似之处,故而较易误食。
2、相思子:其叶、根、种子都有毒,其中种子毒性最强。最主要的毒性成分为相思子毒蛋白,但因相思子种壳坚硬,故人整吞可不致中毒,但若咀嚼再吞服,则半粒种子即可引起中毒。过去曾有人误把相思子当做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,其广泛分布于海南岛多个地方,以沿海地区居多。
3、鸦胆子: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,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。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,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,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,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,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,引起出血。据临床报道,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。
4、马钱属:本属的许多种,其茎、叶、果皮及种子均含有生物碱,为马钱子生物碱或番木鳖生物碱,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布鲁辛等,含有剧毒,切不可误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