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刘梦晓
海口市新坡镇文山村。 苏晓杰 摄
岁月流逝,沧海桑田。在海口的羊山大地上,汩汩清流涓涓滋养着淙淙绿意。
羊山,指的是海口市的火山岩地区,涵括石山、永兴、龙泉、龙桥等乡镇。由于历史上火山活动的影响,那里遍地是石头。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,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文和自然景观。
羊山地名由来,源自一则民间传说:石山镇放养的黑山羊因为经常吃火山森林中的灌木叶子,肉质细嫩,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。从那时起,“羊山”便被叫开了。
且不说是不是如此,仅看村落里的人们择吉而居,顺应自然,合理布局,体现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,创造了人文自然美景,彰显了人与自然相处之智慧。
古村添了新貌,古色又上新。
古色:悠悠岁月存古风
孩子的记忆里,是古村隽永的模样。
海口市秀英区美社村村民王义坤年少时,只知道村子里大多数的房子,是一块块黑褐色、布满孔洞的火山岩石垒成。村里的碉楼福兴楼,不仅是老村人守卫村庄时“激情燃烧的岁月”,也是男孩子们的“军事基地”——两拨人一攻一守,一拨守在碉楼里,一拨伺机向上攻,他们嘴里还会发出模仿枪支的“突突”声。
白驹过隙,已过而立之年的王义坤,如今更懂得家乡美社村美在何处:始建于唐代的美社村,千百年来,先民就地取材,用火山石造出炮楼、祠堂、庙宇、古井、石屋等一幢幢精美的建筑,至今仍保存完好,身处美社村就像是来到一个石头的世界中,让人无不感叹先民的智慧。
百年福兴楼,如今是美社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。碉楼墙体用大块的火山石玄武岩砌成,黑色的底色,使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凝重,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沧桑。“它采用传统的垒石工艺,村里农民把一块块几百斤或上千斤的石头左锤右打,然后依形就势,巧妙地垒起来。”王义坤说,在没有建筑机械的扶助下,完全依靠人力砌筑,其费力之大,可想而知。如今,古堡经过战争与岁月的洗礼,依旧傲然屹立。
老村之古,不仅在于风貌古色古香,也在于人文历史源远流长。美社村村史悠久,底蕴深厚,是海南历史文化名村。清末民初,海南学家王国宪和曾对颜等人相继为该村题赠“礼让休风”和“光分鳌极”石匾,赞颂该村守礼谦让,村风文明。
独特的火山爆发遗迹、神秘幽深的火山熔岩隧洞、遍地覆盖的热带原生植物,还有那些完全用黑灰色的火山岩搭建起来的古村落……石山镇三卿村,和美社村的古旧有着相似面貌,同样充满怀旧之感。
火山石炮楼、火山石村门、火山石村道、火山石院墙、火山石房屋……三卿村里,触目所及的建筑以及生活用具,皆以火山石为材料制成。每一块石头,都是万年前火山爆发的见证者。而历经岁月洗礼,那些原来寸草不生的火山石竟也长满了青苔,顽强的小草从石缝中探出头来,带来勃勃生机。
绿色:画如山水叠翠意
水到之处,土地就活了。
碧水环绕的文山村,似湖中盛开的圆朵莲花,10余条火山石板路把古村落的石屋、石巷、石桥分割得井然有序。
山拥水环的文山村,自古便以“文山八景”著称。其中,“村成莲花”“水环玉带”是文山村的现实写照,“仙洞聚奇”“山城拥障”是本村地理景观,“五井饮和”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