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文昌市精准聚焦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严格落实“四不摘”要求,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357.54万元,围绕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、就业等实施项目893个,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3.96%下降到0,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,16289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,使贫困群众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饮水安全等民生事项得到全面保障,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等帮扶成效进一步提升,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这位正在给鸡喂食的人名叫林森,他是水北村脱贫攻坚成果受益者之一,自2018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,通过帮扶政策,他加入村集体经济产业养殖文昌鸡,于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,由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如今的养鸡“达人”。
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水北圩脱贫户林森:“这几年养鸡收入也很不错的,也赚了一点钱,现在也盖了新房子,新房子盖好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如今,水北村所有的贫困户都像林森一样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实现了脱贫。水北村是“十三五”整村推进贫困村,过去这里出行难、发展难,实施脱贫攻坚以来,各级政府部门聚合力量帮扶,2018年实现整村摘帽脱贫出列,2020年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。
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茂园村村民韩汉泉:“变化很大,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,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。我们茂园村从过去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,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,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。”
2018至2020年,水北村共开展村路硬化项目13个,人居环境改善项目24个,种养殖设施项目4个,总投资1291.26万元。水北村还采取“党建+产业+村集体经济+扶贫”模式大力发展种养产业,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。
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茂园村村民潘菊仙:“现在我们村路也修好了,出行很方便,企业也租用我们村委会的地用来种植,我们有空的时候都会过去打工,增加收入。”
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黎日安:“下一步我们将引进更多的产业公司过来跟我们村委会一起发展产业,让农民在就业务工上增加收益,把我们村发展得更好。”
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文昌市始终把解决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核心目标和底线任务,聚焦政策落实,打好“组合拳”,提升脱贫质效。冯坡镇凤尾村位置偏远,农业基础薄弱,经济发展滞后,是文昌市“十三五”时期确定的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。2019年,海南省级财政投资920.25万元,支持凤尾村开展建设总规模5989.28亩的全域土地整治。凤尾村以这个项目为契机,流转撂荒地310亩,打造产业扶贫基地种植圣女果、白皮冬瓜等作物,给农民带来土地租金的同时,也促进了农民就业。
文昌市冯坡镇凤尾村委会崀白村村民陈加宇:“原来没有什么收入,现在村里办了公司,我可以就近打工,收入也高了,生活也好了。今年我们两夫妻打工一共收入了2万多块钱。”
为壮大村集体经济,2019年凤尾村成立了村集体企业凤兴公司,发展特色农业,并发动村“两委”干部担任企业管理人,带动村办企业发展。凤兴公司成立后,凤尾村建立“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今年,村委会利用产业到村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大棚基地种植叶菜,目前,项目已经正式签约并开工建设,预计春节前产生经济效益。